李贺一首冷门佳作,名字很美,展现了天马行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www.bdfyy999.com

李贺一首冷门佳作,名字很美,展现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输李白

唐代诗人李贺,是继李白之后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最具特色的是描写神仙鬼魅的诗,天马行空的想象,语言上追求峭丽,富有浓重色彩,在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都独树一帜。

今天,我们来赏析他的一首冷门佳作《天上谣》,领略一番”诗鬼”的才华。

《天上谣》

唐·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单看此诗,就可知李贺应该是一个极具浪漫的人,若非如此,他怎么能将想象中的仙界描绘得如此瑰丽。

那么,天上是什么样呢?

李白说,“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这曾是我印象中最唯美的仙境。

可是再看李贺的笔墨,却也不输给李白。

“天上谣”,光看名字就很美,犹如青葱玉佩,让人看一眼就记住了它。

这首诗主题为游仙,用细致入微的笔法,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世界点染得富于生活气息:

从人间仰望的银河起笔,写群星璀璨,银河流动,疑能听见潺潺之声。宫中桂树花香,树下仙妾来往采花,佩缨低垂。天色渐晓,秦妃卷帘,正对北窗,窗前梧桐树上,栖息着传说中的青凤。

王子吹笙,驱龙耕田,田中遍植瑶草。青州上仙女三三两两拾翠,藕丝裙上的红绶带上,闪耀着朝霞的光彩。

末一句点题,谓羲和策马归来,暗示天上才过一日,而人间海上生尘,已阅千年。

李贺这首诗,从理性上来看,这是荒诞的;在感性上看,这却是相当逼真的。

理性之荒诞塑造了感性之逼真,这正是历代的李贺批评者很难领会的道理。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这里,天河,指银河。漂回星,渡河回家的星,指流星。银浦,指银河边。流云,指星云。缨,古代青年男女系香囊的彩色佩带。

诗译:

天上的银河在夜空中回转,流星踏着金步越过银河去探亲,流云般漂荡在银河里的群星发出玉铃般的流水之声;

月宫里长年盛开的桂花芬芳馥郁,永不凋落。仙女们采集桂花缝制在香囊里,悬挂在衣带上,香气袭人。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这里,秦妃,指传说中的秦穆公爱女弄玉,她与萧史修炼得道升仙。

王子,指王子乔,一名王子晋,神话传说为王灵王太子,能吹笙作凤凰鸣声,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在缑氏山顶升天而去。

诗译:

天亮时,和萧史一同升天的秦妃弄玉推开北窗迎接新的一天的早晨。

窗前梧桐树上的青凤已经一千多年了,还是那么娇小可爱,而他们两个恩爱夫妻也是红颜不老;

仙人王子晋整天快乐地吹笙奏乐,“呼龙耕烟种瑶草”,他们不食人间烟火;

弄玉和仙女们穿着云霞一般艳丽的服装,漫步在仙界的青洲上采摘兰花,尽享美好的春光。

最后一句,“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仙女们指着东边羲和正驾车从地平线下飞快地跃上天空,在天巡行到西方,又拉到地平线下,仙界刚过一天,下界的人间已过了千年。

并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原先的陆地已经沉入海底,沦为沧海,原先的大海已经干涸,海床变成了荒漠,从地下新升起来的石山上扬起了阵阵尘沙!

这是青年李贺的时空感触,世间的一切都在急速的变更,沧海瞬间转为桑田,千年倏忽如同走马。

其实,古人写游仙诗,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们希望在诗中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用这种主观世界的感受来增加生命的浓度,提高生命的质量,以此来实现身心上的自我观照和慰藉,屈原、李白、李贺莫不如此,这是他们一生的悲观诉求。

伟人特别喜欢李贺的诗,他曾圈评:“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那么,李贺的这首诗带给你是怎样的感受呢?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名句“细雨骑驴入剑门”被很多人喜欢,美在哪儿,道出怎样心绪“山月不知心底事”的下一句,才更经典,道尽年华易老,无限惆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ua.com/xzfb/12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