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道教原来神仙也有等级,你知道太上老君

道教是一个多神信仰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体系里,神仙的数量非常庞大,既有像三清天尊、玉皇大帝这样的先天尊神,也有吕洞宾、钟离权等等后天得道的仙真,同时道教还吸纳了民间的俗神信仰如灶神、门神等。此外还有许多凡人因为功德无量被祀奉成神,如三国猛将关羽,由于其义薄云天、忠肝义胆,死后被民间追奉为武圣,道教也将他奉为关圣帝君,成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道教吸收和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神仙,这就造成了神仙的构成愈加繁杂和混乱。对此,道教的神仙体系进行了多次的革新。南朝时期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构建了完善的神仙体系排行,编著了道教史上第一部神系著作《真灵位业图》。他对道教神仙等级划分以“位业”为依据,何为“位业”呢?“位”指的是神界的地位、位置,“业”指的是神仙道行的深浅、功德的高低。在《真灵位业图》中,将道教的天神、地祇、人鬼和仙真众圣等多位神仙分为了七个等级,每一级都有一个主神,位居中位,左右各有若干神位。主神从第一级到第七级分别是元始天尊、玉晨玄皇大道君、太极金阙帝君、太上老君、九宫尚书、定录真君中茅君和酆都北阴大帝。《真灵位业图》确立了以元始天尊为最高尊神的神仙体系,但是作为元炁之宗的太上老君却被划分到了第四等级,陶弘景是茅山上清派的祖师,除此以外道教还包含天师道、灵宝派等诸多派系,天师道以太上老君作为最高神,而灵宝派则是以灵宝天尊为主神。因此这种神仙等级的排列并没有被道教的全部派系接受,后来经过长期的演变,最后道教确立以三清天尊、玉皇大帝、四御为主要尊神的神仙体系,其他神祇再依次排列,神仙脉络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我们平时总说“神仙”,其实“神”与“仙”还是不同的,他们最明显的区别是“神”一般都有神职在身,而“仙”则是没有司职,逍遥自在。道教的神仙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大道的化身,那些先天尊神皆由道炁显化而来,而仙真则是凡人经过各种修炼飞升而成。道教对于“仙”有着不同的等级划分,在许多典籍都有记载。在《云笈七签》中记载西王母的传记时,将仙分为九品“世之升天之仙,凡有九品:第一上仙,号九天真王;第二次仙,号三天真皇;第三号太上真人;第四号飞天真人;第五号灵仙;第六号真人;第七号灵人;第八号飞仙;第九号仙人。”并且还规定,这些等级有着严格的划分,不可以越级,凡人在得道升仙时,必须先拜谒东王公,后拜西王母,经过二位神人的考校之后方能升入九天之界,参拜三清天尊。晋代葛洪又根据凡人修炼的不同层次将仙分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在其所著的《抱朴子》中有如下描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这也是对修行者成仙方式的一种分类,其中最高阶的天仙飞升是身体和神识全都成仙,而尸解仙则是人先死了以后再像蝉蜕壳一般成仙。以内丹修行为主而形成的全真派诸位祖师吕洞宾、王重阳等,又将仙分成天仙、地仙、人仙、神仙和鬼仙五个级别。天仙是最高等,修行时积德行善,三千善行,功德圆满,受天书以返洞天,称之为天仙。神仙是脱离凡尘,升入仙界;地仙是游于名山,长生久视;人仙是习得延年益寿之法,在人间长寿;鬼仙则是修行最低级的一种,只修得了形而没有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ua.com/xzfb/12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