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道家文化的记载,比如在成语中,“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老子》中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等。在历史古籍记载中,也有一些关于道家尸解的小故事流传下来。
别看“尸解”这个名词取得吓人,真实的含义是道家真人得道之后,将(衣、剑、或者是竹竿等)假托为尸,化成自己的形象,家人安葬下,可奇怪的是,此后,在数千里以外的地方又有人见过活生生的这个人。
《费长房》
在班固的《后汉书》中,记载了费长房的传奇故事,中医著名典故“悬壶济世”也是因他而来。
费长房,是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市署中一名普通的小吏,他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位白发老翁在卖药,他的摊位前悬挂着一个空壶。他的药效果很好,常常能药到病除,医药费只要几文,有时候还施舍给穷人。尽管如此,他也常日进百贯千贯。
因居高楼,费长房清楚瞧见,市罢,老人常纵身一跃跳入酒壶,然后就消失不见了,旁人似乎看不到。费长房知其人不寻常。时常到市面上把老人坐的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敬上各种美食。这样过了很久,一天老人对费长房说:“日落无人时你可以来找我。”费长房如期而往,老人说:“你看到我跳入壶中后,也学着我的样子跳进来吧。”老人跳入壶中后费长房眼一闭心一横,也跟着跳入酒壶中,再睁眼一看,只见琼楼玉宇,金碧辉煌,美酒佳肴,取之不尽。费长房与老翁开怀畅饮一番,老翁让费长房追随自己修仙寻道,长房顾虑家人为其担忧,老仙翁抚须而笑,断一截青竹与费长房身量一般无异,悬挂于室后,家人见到,竟以为是费长房自缢身亡,惊慌失措,将长房下葬,费长房立在他们身旁,家人也不得见。费长房不再犹疑,跟随老仙翁进入深山老林,寻仙访道去了。
老仙翁处处考验费长房,将他放于猛虎群中,用朽线悬挂万斤石于他身上,喊来万蛇啮断绳索,费长房身心亦不动。老仙翁赞叹他孺子可教。一天,老仙翁拿来一坨粪,让费长房吞下,只见粪里面隐隐有蛆虫在爬行,恶心难耐,吃不下去,老仙翁不由得可惜,长叹一声说:“你不能位列仙班了,只能做一个地上有神通、会法术的人,在人世间享有几百年的寿命。”将一卷封好的符咒之书交给了长房,“你带着这些咒符可以役使鬼神,祛除百病。”老仙翁将青竹丈化为青龙,让费长房骑着回家去吧。
须臾之间,费长房回到家中,只以为出门了几日,不曾想竟过去了十几年。家人惊疑害怕,费长房解释道:“此前埋葬的不过是一根竹子。”发冢剖棺一看,果然如此。
费长房此后,便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相传后因涉葛水时弄丢了符咒,被众鬼所杀。当地百姓感其功德,将其葬于葛水附近,并修建仙翁庙,世代香火不断。费长房的墓冢虽处洼地,但从未被大水淹没过,堪称奇事。
《李钰》
唐朝宰相李钰新官上任,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一天夜里入梦,置身于亭台楼阁,鸾飞凤舞的仙府之中,远处石壁莹莹发亮,走进细看,有许多人名,隐隐绰绰,其中可见他的名字“李钰”。当下心在暗喜,认为百年之后登仙有望。谁知,有小童走出,直言道“先生只怕是误会,这里的李钰不是你,另有其人,这个李钰是江阳县的百姓。”
梦醒,李钰怅然若失,派手下去打听江阳县的“李钰”到底是何方神圣。结果找到了李宽。
李宽,原名叫李钰,因与新节度使重名,怕有冒犯,就将自己改名叫李宽。他世代以贩卖粮食为生,到了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离家,把产业留给他。他的性情端庄谨慎。
每当有人来买粮时,李钰(李宽)就把升斗交给客人,允许他们自行度量,也不按当下的粮价,一斗粮只求赚两文的利,用以养家。时间一长,他的生意越发好,家里不愁吃穿。父亲归来后,了解到了情况,只觉得奇怪,就询问道:“我和大多数同行一样,用升斗出入,出时小斗,入用大斗,就算官吏年年春秋两季检查,也无法遏制弊端。我只是一直用同一个升斗出入,自认没有什么偏差。你如此做,还能变得富裕,只怕是有神仙在暗中相助啊。”
节度使李钰总是向李宽请教,修仙问道的秘诀,李宽总推说自己不知,有一次细细的向李钰讲述了自己的生意经,李钰喟然长叹:“先生高义,如此行非常人之事,阴功无量,原来如此啊。人世间的动、静、食、息皆有因缘,一个人若是潜心向善,不论实况机遇如何,神明也要保护他,可以名列仙籍,以警醒红尘中人。“
李钰一直活到了一百多岁,身体健康,无病无痛,八十多岁的李宽修习胎息,渐渐的可以不用吃饭。。他告诉子孙们说:“我活在世上多年,虽然我自己修养真气,对你们也没有好处。”
一天晚上他就死了。三天之后,他的棺材有裂开的声音。一看,他的衣带没解,象蝉蜕一样,已经脱离肉体飞升成仙去了。他的一生结束了。
--《续仙传》节选
《甄栖真》
北宋举人甄栖真博学广闻,可却屡屡名落孙山,直到暮年,也不再钻牛角尖了,认为为了功名而去读书,徒劳伤神,追求虚名,没有什么益处。最终放弃科举,乐衷访仙山问道。曾拜崂山华盖先生为师,跟随他修行道法。他云游四方,施药救人,常常免费为穷苦之人看病。为人所称赞,尊号紫极宫主
75岁的甄栖真,遇见一位老仙,或以为许元阳,告诉他:“你年纪虽然大了,却仍风神秀异,有如李筌。虽老矣,尚可仙也。”
并告诫他:“得道如反掌,修行路上确是举足为艰,望你好自珍重。”
甄栖真坚持修行了两三年,果然身轻如燕,渐返童颜,悬崖峭壁,也如履平地。
在乾兴元年(公元年)的秋天,甄栖真对徒孙说道:“今年年末,就是我离开人世的日子”。他开始在西北角落为自己修建墓室,修好之后,逐渐不再饮食,同年十二月二日,他穿好寿衣卧榻在墓室内的地砖上,就去世了。时间久了,尸体仍然栩栩如生,众人惊传,传他是通过尸解得道飞升而去了。
(《宋史卷四百六十二列传第二百二十一方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