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依然在上一篇??《极致庭院
她把乡下房子变成梦中花园,从此走上园艺之路》文章里流连忘返吧~当我们处在现在这个「物质」与「浮华」的时尚社会中,自带温暖与生命力的植物,虽然不能像包包一样时刻带在身边表现自己,但它们却拥有着奢侈品没有的带给我们的积极向上情绪与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有时候,放下对华丽极致生活的追求,在不起眼的外表下,更容易发现生活中那些闪着光的宝贵时刻。贴心的增增今天也为我们“植物小白”和“阳台党”们推荐了一波特别又易于打理的植物哦~
INTERVIEWEE
增增
StudioZeng花园主理人;植物美学分享博主;庭院花园设计,室内植物安排;Katsura连香酒庄中餐厅
微博:
增是真的小红书:增增
小盆栽
“阳台党”必备植物推荐
每一个热爱园艺的人大多都是从“阳台党”走过来的。的确,在城市生活中,许多小户型或高层住宅想要拥有自己的花园并不容易实现,阳台便成了大家安放“花园梦”的最佳之选。如果大家已经厌倦了仙人球和富贵竹,就来看看增增的推荐吧。
诺瓦龟——叶龟
因为便于打理,诺瓦龟——叶龟可谓是备受“阳台党”们的青睐。
它的叶型圆润可爱,叶面还泛有蓝色光泽,放一盆在书房或是工作室完全不占空间,憨态可掬的样子能让心情都变得明媚起来。
秋海棠
秋海棠也是很适合居家种植的品类,它的品种繁多,形态各异。
黑骑士秋海棠
有暗黑风格的黑骑士秋海棠,还有丝绒质感的马扎秋海棠,遇到热天气叶子会卷起来、状似蘑菇的墨西哥秋海棠,也有金黄花束的微籽秋海棠,不同喜好、不同风格的人都能在秋海棠大家族中找到自己中意的那一朵。
微籽秋海棠(左)、墨西哥秋海棠(右)
九尾狐仙人柱
这盆狐尾仙人掌是来工作室里的女性朋友们的最爱,也是增增的最爱之一。柔软的肉质茎上覆盖了一层长长的白色软毛,看上去就像小狐狸的尾巴。配上意大利帝罗马陶皿,质感极佳。
“狐尾巴”很容易养活,只要注意培育土的颗粒度,如火山岩、绿沸石、硅藻土等,一年也浇不上一次水。
很喜欢增增工作室里那些平时不常见的景观植物,当它们真正融进生活里,给人一种特别难忘的感受。珍贵的、奇异的、高大的植物,总是能让人联想到更神秘的世界。
雨林生态缸
用植物、灯光和喷头模拟南美-m海拔原生雨林的生态系统,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依存,搭建一个玻璃缸中的微缩雨林世界,雨林缸造景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生态美学。
天南星科、蔓绿绒属、花烛类都是适合雨林缸的属类,植物灯模拟太阳光线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天三次、每次一分钟的水雾喷灌给予生态系统充足的水分。
黑桃花烛
丝绒般的质感、低调且熠熠生辉的色彩彰显了它的稀有。一般的花卉市场,但若有幸遇到,无论是珍藏还是作为礼品,都是极佳的选择。
苔藓缸
这个苔藓缸是增增从祁连山带回来的小小世界。
颗粒状的培土在保持湿度的同时又不容易积水,打造苔藓缸,可先在缸底铺一层轻石打底,再设一层水苔用以保湿,表层配些许苔藓土。不过要注意的是,苔藓需要用矿泉水每2-3天喷灌一次,而不是自来水哦~
澳洲树蕨
亚马逊在美国西雅图的总部,有一棵高达10多米的澳洲树蕨。因为躯干的延展性极佳,澳洲树蕨十分受男性朋友的喜爱。
如果家里有足够大的空间用以安置,伟岸的澳洲树蕨也是不错的选择。
庭院绿植
层次感与自然追求
室外全阳的环境,让植物在温暖与柔软之外,更添加了一份大胆和舒展。“有时候阳光照下来,你仿佛能看见它们的追逐,那种在阳光下舒展的样子,就像我们在周末起床时伸了个懒腰。”
蓝长序龙舌兰
也叫鸟喙丝兰,成年后老叶片也不会脱落,像羽毛一样层层贴在树干上。形态很像稻草人,因而有个别称“稻草人树”。
它的叶表面覆盖一层蓝灰色的粉霜,可反射阳光从而保护自己不被晒伤。在增增的花园里,它常与各种龙舌兰搭配,营造出独具格调的美洲风情。
软树蕨
软树蕨树干高大且健壮、笔直不分枝,喜阴喜湿,是澳大利亚的特有树种。深绿色的羽状复叶和各类杜鹃和日本茶花、吴风草搭配,层次分明,参差错落,很适合与现代风格的建筑一起,能够瞬间让院子自带高级庭院的既视感。
血皮槭
如果想为庭院增添一抹不一样的亮色,血皮槭是绝佳之选。
右图血皮槭为年增增于美国拍摄
血皮槭的树皮随着年龄增长,每年都会脱落,露出褐色,就像染血一样,所以称之为血皮槭。秋冬季节树叶变色,奇赏可观,是很多园艺爱好者心头的“朱砂痣”。
青姬木
开花前
青姬木的中文别名叫“仙女越橘”,常生长于湿地沼泽周边,因而也叫“沼泽迷迭香”。
开花后
它不光有好听的名字,也有色泽艳丽的花朵,果实的造型很是奇特。青姬木是非常喜欢温暖湿润且阳光充足的环境,所以养护要特别注意。
园艺入门
宝藏图书与打理技巧的实用分享
熟练掌握一类植物的生长习性往往需要三年,通常大家坚持不到自己成为“专家”的那一刻,就只能看着植物的“尸体”叹气。好在总有前人不断总结经验且乐于分享,在这里就为大家推荐几本大师级的宝藏图书和超级实用的植物打理小秘籍。
《园艺智慧》
本书作者MontyDon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园艺学习,园艺对他而言是一种真真切切的智慧,是将他从人生绝境中拯救出来的挚友。
MontyDon在他的花园
在阳光闪耀出小憩,让花园变得有触感,学着品味不同角落和不同区域……这本书也许正是在用真诚的诉说告诉大家,人生为何需要园艺。
《疗愈身心的杂木庭院》
新日式的杂木庭院是一种更世俗、更易得的自然风庭院,强调和传统建筑的搭配。传统生活场景的消失让复古成为一种潮流,传统场景的再造,即意味着要契合现代生活的同时,不忘古朴意趣。
日式杂木庭院
正如书名的“疗愈身心”,在这本书中,尽情体味杂木为庭院带来的山野情趣,以及自然的疗愈力量。
《荒野之美——自然主义种植设计》
荷兰自然主义大师皮特·奥多夫,也许你对他的名字感到些许陌生,但你一定听过他设计的作品,比如纽约的高线公园和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的卢瑞花园。
卢瑞花园植物景观
这本书足以重塑你对植物设计和自然主义的旧有认识,在此书中,植物不再是被控制、被摆弄的对象,“我们不必费尽心思地装饰自然,因为最本真的自然变化就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水分计
这是一种很直观地监测植物土壤水分的工具。当水分充足时,试剂片呈现为蓝色,随着水分慢慢流失,会慢慢变为白色。通过颜色的改变,可以随时在栽培者和植物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指尖感受法
根据盆器的大小,将手指轻轻按进土壤3-5cm,用直接的身体接触感受土壤的湿度。部分植物需要遵循干透、浇透的浇水方法,但有的却不是,比如当下很流行的热带植物、蕨类等喜湿的植物。
园艺“小白”的植物心得
参观完增增的花园,一种想要把它们全套搬走的冲动从心中升起。原来植物和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一样,令人感到出人意料的魅力。
对于园艺,可能我自己更能贴近大家的状态。对我们这群“小白”而言,在上班回家的花店买几支颜色愉悦的鲜花,在周末和闺蜜逛逛花卉市场,顺便带回几盏小盆栽,已经算得上是我们植物世界的全部了。
去年有很长时间待在家中,抽空看了不少关于园艺、花艺的书籍。其中《FlowerColourGuide》便觉得很不错,在这里真诚分享给大家。
这是一本手掌大的开本,装帧和印刷都很精致,按照不同色系将花朵分类展示,很适合对生活品味有着别样追求的仙女们。毕竟准备一场浪漫的晚宴、一次难忘的生日会,都少不了花艺的点缀。
有时我也会自己动手对着新买的花束修修剪剪,或是精心挑选形态别致的花瓶,当我们将自己与生活本身融为一体,那种“光阴不负你我”的实感便倏忽产生。
▼
结语
谈起心中的自然,增增说道,“那是一种类似于北非草原上才能看到的荒野草境,如果自然是位调音师,那么荒野植物便是它手下最灵动的音符。”
生活在城市,外出旅行的机会寥寥,我们难以真正进入自然中去。自然主义所崇尚的那种最接近原始自然的荒野景象,也是增增渴望尝试的园艺种类。
“如果能将自然满怀虔诚地请入我们的生活中,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美妙啊!”这想必是我们每个人热爱园艺与生活的人的心愿吧。
▼
福利时间
今天的文章将会
送出3套《园艺智慧》书籍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