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5上海浦西封控的日子

5.15号,阴天,周天

又是一个周末,日子浑浑噩噩,不记得是第几个周末了,周末和工作日区别也不是很大。

楼道群里的邻居问:“我就想知道,今天到底能不能出去购物?”

答案当然是:‘’不能,等通知。”

终于5.15号了,我们的购物许可证就是今天的,前几天发的通知已经说了,5.13-5.15静默,不能出去。但是邻居们还是不甘心,问一遍,再失望一遍。

有人调侃:回去睡吧,等某天早晨睡醒了,桑海就解封了!

上午豆瓣好友欢尘跟我聊天,提及我被封的DB小号,又谈论起DB目前的审查情况。怎么说呢,小号被封刚开始是很气愤,现在彻底释然了。平台多的是,哪里不能记录日常呢,哪里不能分享生活呢,一个生活发泄口而已。用不着再费心思去纠结这些。我现在重新回到我的“公主号”,不也挺好的嘛。

快乐一上午

每天“公主号”下方都有网友和我聊天,鼓励我。和网友们聊天过程中,我逐渐明晰了一件事:不论现实多么惨淡,我还是要努力守护孩子的童年。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当初如果坚持做“lastgeneration”,可能更无后顾之忧。但是已经生了小蛮,只能守护好他。万一将来变好了,现在的黯淡场景也不会给他留下什么阴影。万一将来变得更糟,他还可以庆幸,至少有过被父母守护的童年。

由于昨天的不愉快,我今天避免带小蛮去大人多孩子多的东边小河边。孩子多,都聚在一起,就很难保证谁不挨着谁,谁不碰着谁。就算监护人在旁边一刻不停地看着,也会发现孩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挨着谁一下,或者被挨着一下。虽说昨天我吵赢了,对方觉得理亏没再多说,但是我从心底是讨厌这种为极微小的事情争闹的行为。不仅耗费心力还影响美好情绪,甚至连续好几天都不会快乐。(当然,我若是忍气吞声,我也会好几个月不快乐。)正因如此,我就主动避免会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

上午,小蛮带着平衡车,我提着一个小包,装着他的两个玩具小车,一个小飞机,一只红色的球和一只绿色鳄鱼。我们去东北角水闸那里玩。

听水声是小蛮永久不厌的事情。他趴在围栏那里听很长时间。一个奶奶带着小孙子过来,我和她搭讪着,得知她的小孙子比小蛮大三个月。两个孩子一起趴在围栏那里听水声。

小蛮大叫:“那边有只狗!狗狗,过来,小可爱。”

小蛮“噫——”叫一下,那个小男孩也叫一下。

一会儿,我看到一群小孩子浩浩荡荡过来,他们的妈妈也跟过来,大家都趴在围栏外面看里面水闸放水。

看了会儿,有妈妈说:“赶紧走吧,宝宝,水太臭了。”

一群宝宝撤退了。那个小男孩和他奶奶也撤出了。

小蛮从围栏上下来,坐在草地上,和我玩了会儿带来的玩具,小汽车和小恐龙。

我们从东北角撤出来,走到北边健身器材那里,很多孩子玩,我带着小蛮穿过那个小广场,来到一栋楼前的荒地上。没有人修剪,野生植物繁多,我看到了一棵小石榴树,正开着花,深深浅浅的小野花丛中,舞蝶飞舞,小蛮看到蝴蝶,把平衡车扔在草丛里。赶紧追蝴蝶。

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带着网子来追蝴蝶,每捉到一只就送给小蛮。小蛮把蝴蝶捏在手上,又激动又害怕,然后放手,蝴蝶飞走了。

他兴奋地大叫:“蝴蝶飞走了!哥哥!”

那个男孩说:“我再捉一个来。”

两个孩子围着蝴蝶追着跑。这是今天上午最美好的一幕了。

一会儿,男孩的爷爷过来了,叮嘱男孩:“和弟弟好好玩,你不要去草丛深处了,弟弟跟在你后面,小心被草丛刺扎着。”男孩说,再捉一只蝴蝶吧。他爷爷说:“让爷爷来帮你捉。”男孩的爷爷深入草丛中去追蝴蝶去了,捉到一只,给小蛮。小蛮捏着蝴蝶,几秒钟又放手了,蝴蝶飞走了,越飞越高。“蝴蝶飞走了。”和哥哥捉蝴蝶捉蝴蝶这一块的蝴蝶大概是被吓走了,一会儿这里全都安静下来,没有蝴蝶的影子了。“蝴蝶呢?”小蛮问。“都飞走了。”小男孩的爷爷说,时间不早了回家吧。这时小男孩的奶奶也过来了,笑眯眯的,说着北方话,听着感觉是山东或者河南一带的。看样子非常疼爱这个孙子(或许是外孙)。小男孩提着网兜跟在爷爷奶奶后面,我和小蛮也跟他们走一样的方向。快到小区最后一排房子的那条路。有一个老太太走过来,跟这男孩的爷爷奶奶打招呼,又跟男孩子调侃,笑道:“xx你还小,捉不到蝴蝶吧?还是让爷爷帮你捉。”“我捉到4只,给小弟弟了!”我在前面回过头,大声说:“对的,这个小朋友捉了4只蝴蝶!”“这么厉害呀。”那个老太太说。男孩的爷爷奶奶脸上都露出愉快的神色。这真的好像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美好的回忆,乡野之间,男孩子们钓鱼,也有邻居过来调侃:“钓到鱼了没有哇?回去可以烧汤了。”看到送殡车中午,老妈在厨房烧饭。我坐在房间里看书,意外地发现窗台外面老旧的盆栽,仙人柱开花了,花很漂亮。隔着玻璃拍,很漂亮。把手机伸出来拍,也很好看。拍好照片,我回到房间里喜滋滋地欣赏,听到了窗外很多嘈杂声,还有哭的声音。我问:“怎么会有哭声呢?”大羊说,不知道呢。我从窗外看下去。一辆黑色的车子,外面围着一圈白色的布条,车子一侧还扎着白色的布花,后面跟着一队人,哭声就是从这队人中发出的。哭词是本地话,我听不懂。有人去世了,疫情期间,一切从简。一切看起来简简单单的。我住的这里偏郊区,老人非常多,一直保留着过去的风俗,尤其是老人去世,这里都搞的热热闹闹的,吹吹打打,会摆好几天酒席(不知道这个算不算酒席),搭着长棚子,有厨师过来烧饭,热火朝天的,饭菜特别有香气。路过的时候,坐在棚子里吃饭的宾客们,神色并不哀伤,都各自聊着天。(可能是喜丧吧。)现在疫情期间,自然不能热闹地操办了。我看到楼道群里有邻居拍图片,发进群里,说:“这不知道谁家的老人,走得真不是时候。”生有时,死有时,万物都有定时,哪有什么正确的时候呢。只要不是无辜而亡的,都能从心理上接受。我想。小区贸易市场傍晚大羊带小蛮出去逛,回来时,一踏进家门,就说:“垃圾站附近有人在卖鸡蛋和鸭蛋。好热闹!很多人呢。”我老妈一听说有人在卖鸭蛋,就来劲了,拉着我出去,还不忘了叮嘱大羊:“等会儿再吃饭哈。”离我们不远处的西边垃圾站附近,很多人围着。一个小推车上好几箱鸭蛋和鸡蛋。鸭蛋13块钱一斤,鸡蛋30块钱一板(30个)。我买了一些鸭蛋,11个,花了22块钱。老妈一路上说,怎么这么贵呀?这里鸭蛋比老家贵多了。我说,老妈,此一时彼一时,平常上海物价跟老家也不一样,况且现在还是封控期间呢。小区内部已经开动了“经济循环”,什么都有卖的。买鸭蛋鸡蛋的,卖粽子的,卖鸡爪鸭爪的,还有好几家露天理发点的,也有群里喊着修理门窗高压锅和下水道的。小区来人,能人多,手艺人多,会做生意的人也很多,有需求的人也多。怎么越封闭,越感觉整个小区很像“飞马牌汽车”呢。忘了说,昨天买了一箱苹果,下午订购的,晚上就送到了,还不错,98块钱,毛重14斤。粽子是前天订购的,昨天晚上去号楼附近拿的,货到付款。粽子价格还不算贵,15块钱一份(有5只)。同事经历的事儿前天我说过,同事Gigi的小区有一例阳性病例,然后那一整栋楼都转运去隔离了。貌似也没有住户提出异议,加上其他楼栋的住户都希望那一栋楼搬走,所以很快就配合着搬走了。又因为密接楼道有人开小卖铺嘛,小区绝大多数居民都去过那里,这么一算下来小区2/3的人都算是密接次密接次次密接。这可怎么办呢?Gigi今天跟我们说,昨天领导过来在小区门口站了下,今天小区楼栋就封了2/3,二话不说全部拉上了警戒线,什么交代也没有。从发布的信息上看,Gigi家的楼栋并不在那2/3的封控楼栋之内,依然属于防范区。但是,他们也被要求“足不出户”,门口放上了垃圾桶。也就是说,整个小区都按照封控区管理,所有人都“足不出户”。Gigi在群里问我们,哪里能投诉。七七说,只能尝试一下,这不好投诉吧。这毕竟是区里的决定。Gigi说,这到底是怎么了?整个小区才1个阳性啊,怎么就闹成这样了?七七告诉我们,她弟弟家门也被贴上封条了,因为他弟弟成了密接。前些天他医院,医院里有个阳性病例,医院的人都成了密接。所以,家门被贴上封条,要在家隔离5天。我也不知道,目前这到底是怎么了。反正目前所经历的这一切简直就像是一个joke。ps小蛮说我想吃香蕉,大羊一听立刻就从百果园下单了香蕉和蓝莓。很快就要送到了。目前,我们这里物资供应没什么问题,唯一不便的,就是人不能出去。完成流水账时间5.15号,晚上7:09.沙仑

送我一朵小红花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ua.com/xzfb/9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