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粮
学
习
是
精
神
小学三年级下册1-3单元
科学知识点汇总
得
到
美
好
坚
持
努
力
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
1.番茄的种子:水滴型,黄色,表面粗糙;
黄瓜的种子:橄榄型,乳白色,表面平整。
2.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到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种好番茄,需要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3.栽种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
4.蚕豆种子的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苹果籽形状:扁水滴型,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红松种子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冬瓜种子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枣种子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5.种子发芽的条件:要有水分,空气,要温度适宜。
6.植物根的生理作用是: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
7.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础的几个节上长出并深入土里的,其机械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8.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茎有输送水分的功能。
9.叶主要有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还能活成吗?答: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叶子全部去除,幼苗即失去了叶储存的营养供给,又不能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供给消耗,因此结果只能是死亡。
11.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他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12.茎的作用:茎和叶变红,茎中有被染成红色的小细管,叶脉也被染成红色,所以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13.番茄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而黄瓜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黄瓜的雌蕊后面有一根未来的小黄瓜。
14.植物传粉的方式有:昆虫传粉,风力传粉,自花传粉。
昆虫传粉:木兰,百合,玫瑰,绣线菊等。
风力传粉:栎,松,桦,杉,柏,高粱,核桃,板栗。
自花传粉:棉花,花生,大豆,小扁豆,茴香,番茄等
15.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
16.番茄和黄瓜的生长过程都包括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燕儿:
第二单元
《植物与环境》
1.仙人柱:植株高大成柱状,有分支,柱上长有许多锐利的棱,棱上长有尖刺。
水瓶树:高大粗壮,树干顶部枝条,树叶稀疏,远看酷似一个巨大的啤酒瓶。
椰树:树干长,笔直,没有分支,树叶巨大,呈羽毛状,集中长在树干顶端。
芭蕉:主干没有分枝,叶在主干顶端呈螺旋状排列,叶片长圆形,宽大。主叶脉粗厚,分支叶脉呈羽状,平行分布在叶片上。
雪松:树干较直,树枝从下至上环绕,树干向外生长,树叶针状,坚硬,淡绿色或深绿色。
2.沙漠里的降水很少,白天阳光强烈,气温很高,夜晚气温骤降。仙人柱喜温暖向阳环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
3.高山上的土层很薄,气温很低,经常被积雪覆盖。雪松耐阴抗旱,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分布范围广,可生活在高山上。
4.热带草原上的降水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干旱,另一段时间大量降水,一年中干季,雨季分明。水瓶树的树干里储存水,抗干旱能力强,适宜生长在热带草原。
5.热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有些地方长受季风影响。椰子喜光,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生长在热带沿海。
6.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7.叶子有正面和反面,表面光滑,颜色更深的一面,为叶片的正面。
8.大叶黄杨树叶比杨树树叶厚,光滑,大叶黄杨树叶上覆盖有比较厚的蜡质,所以较光滑。
9.杨树树叶秋天变黄,冬天落光,大叶黄树叶冬天落1/3左右,总体看来树叶还是绿色的。
10.冬天来了,大叶黄杨和杨树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答:杨树靠落叶减少水分蒸发和养料消耗,大叶黄杨靠树叶表面蜡质减少蒸发。
11.沙漠植物主要有仙人球,沙棘,骆驼刺,梭梭树,胡杨,仙人掌,沙葱,沙芦草,复活草。
12.芦荟和石莲花都喜温暖通风的环境,耐干燥,能在沙漠边缘或半沙漠的温暖环境中生存。
13.仙人掌的茎是绿色的,像厚实的植物叶片或粗壮的茎。仙人掌的叶是一根根的尖刺。
14.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里含有大量水分。
15.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较硬,用手难以挤压出水分,而且他们都有刺,易扎伤手,所以用勺子挤压比较方便,安全。
16.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实验:
现象:用蜡纸包住的纸巾湿度最大,其次是卷起来的纸巾,湿度最小的是平铺的纸巾。解释:蒸发面积小,蒸发量少,不透水覆盖层挡住了水分蒸发,仙人掌的叶呈针状,而且茎表面有蜡质覆盖,水的蒸发量极少。
17.梭梭树和骆驼刺这两种植物都是地面部分长的矮小,而有庞大的根系,并深深扎入地下,如此庞大的根系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水源,吸收水分,而矮小的地面部分又有效的减少了水分蒸腾,使之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来。
18.形态不同的沙漠植物,共同特点是:有强大的根系,以增加对沙土中水分的吸收,为减少水分消耗,减少蒸腾面积,许多植物的叶子缩得很小,或者变成棒状或刺状,有的甚至无叶,用绿色的茎代替叶子的作用,茎表面覆盖蜡质。
19.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模拟实验中:平铺的纸张模拟的是宽大的叶片,卷起来的纸张,模拟的是针状叶,蜡纸模拟的是茎表面的不透水覆盖层。通过实验,我发现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是叶缩成针状,茎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大的根系,叶细小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
20.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通称为水生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类: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
21.碗莲的特点:碗莲叶子圆形有浮在水面上的浮叶,也有深到水面上方的立叶,它的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碗莲喜光喜热,怕干不耐阴,适合在静水中生长,水底的土壤最好为富含有机质的肥沃黏土,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到30摄氏度。
22.水葫芦漂浮的秘密实验…
实验现象:压入水中后松手,它会上浮,用手挤很松软,掰开里面有大量孔洞。
结论:水葫芦里有大量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
23.观察金鱼藻的特点实验…
实验现象:搅动水槽里的水茎随水流扭动,往水槽里加水后整体漂浮。
实验结论:它能漂浮,茎柔软,适合在水里生活。
24.南庭芥生长在石头边,喜光,耐干旱,耐低温。
青苔生长在石头上,附近水多,比较潮湿。
虹如玉生长在石缝中,喜光耐干旱,喜温暖。
25.青苔表面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这对青苔的生存有快速吸收水分的意义。
干燥程度低的卷柏,复苏需要的时间相对较短。
26.卷柏的耐寒本领和仙人掌有什么不同?答:卷柏采用休眠和转移生长位置的方法,仙人掌采用减少水分蒸发的方法。
27.卷柏的耐寒本领对它生存有何意义?答:适应环境改变,增加生存机会。
第三单元
声音的奥秘
第9课声音的产生
1.敲击音叉,接近水面,音叉发声时叉臂会振动,当叉臂接近或触及水面时,就引起水面振动甚至激起水花。
2.击打鼓面,鼓面振动发声,引起鼓面上的积水振动,从而激起水花。
3.鱼类会利用鱼鳔、鳃盖、骨骼等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
4.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5.蛇借助舌头与嘴唇摩擦发出轻微的“咝咝”声。
6.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
7.快速地往复运动也就是振动。
8.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第10课声音的传播
1.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
2.声音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3.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4.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温度等因素有关。
5.介质的弹性越大,声音在其中传播得越快。固体比液体和气体更具弹性,因此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6.在给定的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得越快。
7.声音进耳道后会引起鼓膜的振动。
第11课不同的声音
1.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响度)。音量的大小跟振幅和与声源的距离有关。(用力—振幅大—声音大)
2.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3.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4.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5.敲击水量不等的瓶子,装水较少的瓶子,音调更高。
6.敲击长短不同的管子,长度较短的管子,音调更高。
7.敲击铝片琴,长度较短的铝片,音调更高。
8.弹拨吉它时,细的琴弦,音调更高。
9.发出音调高的物体通常是薄的、细的、短的、紧的,而发出低音的物体通常是厚的、粗的、长的、松的。
10.降低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源、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
11.保护听力的做法避免经常置身嘈杂环境;佩戴防噪声耳塞;不要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勿乱挖耳等。
更多资源,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