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太多言语,只需外出瞎走,一定会有偶遇。
、粗叶木开花
拍摄时间:年5月1日
拍摄地点:珠海凤凰山
拍摄工具:P30Pro
粗叶木
拉丁学名:Lasianthuschinensis(Champ.)Benth.
中文学名粗叶木
拉丁学名Lasianthus
别称LasianthuschinensisBenth.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菊亚纲
目茜草目
科茜草科
族九节族
种粗叶木
形态特征:灌木,高通常2-4米,有时为高达8米的小乔木;枝和小枝均粗壮,被褐色短柔毛。叶薄革质或厚纸质,通常为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很少椭圆形,长12-25厘米,宽2.5-6厘米或稍过之,顶端常骤尖或有时近短尖,基部阔楔形或钝,上面无毛或近无毛,干时变黑色或黑褐色,微有光泽,下面中脉、侧脉和小脉上均被较短的黄色短柔毛;中脉粗大,上面近平坦,下面凸起,侧脉每边9-14条,以大于45°角自中脉开出,斜上升,三级小脉分枝联结成网状,通常两面均微凸起或上面近平坦;叶柄粗壮,长约8-12毫米,被黄色绒毛;托叶三角形,长约2.5毫米,被黄色绒毛。花无梗,常3-5朵簇生叶腋,无苞片;萼管卵圆形或近阔钟形,长4-4.5毫米,密被绒毛,萼檐通常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毫米,很少达1.5毫米,下弯,边缘内折,里面无毛;花冠通常白色,有时带紫色,近管状,被绒毛,管长8-10毫米,喉部密被长柔毛,裂片6(或有时5),披针状线形,长4-5毫米,顶端内弯,有一长约1毫米的刺状长喙;雄蕊通常6,生冠管喉部,花丝极短,花药线形,长约1.8毫米;子房通常6室,花柱长6-7毫米,柱头线形,长1.5-2毫米。核果近卵球形,径约6-7毫米,成熟时蓝色或蓝黑色,通常有6个分核。花期5月,果期9-10月。
、樱麒麟
拍摄时间:年4月13日
拍摄地点:珠海
拍摄工具:P30Pro
樱麒麟(学名:Pereskiableo(Kunth)DC.)是仙人掌科麒麟属植物,外形呈灌木或藤本状。株高一般6-7米,最高可达15米。枝条较粗壮,茎部光润,节部明显。叶基腋处生有数枚深褐色长锐刺。叶片多肉质而肥厚,有短柄,叶亮绿色。总状花序顶生,花淡紫红色,辐射状,直径5-6厘米,花期5-10月。樱麒麟原产于哥伦比亚和巴拿马。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均有引种栽培。生性强健,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抗旱力强,不耐寒,既喜阳也能耐阴,耐瘠薄,对土质要求不是很严。樱麒麟既可盆栽观赏,也可加工制作成各种艺术造型的花篱、花架,中国南方地区常用其作墙垣绿化,效果极佳。在东南亚用作草药,主治跌打损伤、各种内外伤,有消肿活血化瘀的功效,及治疗妇女疾病等功效。
中文名樱麒麟
学名Pereskiableo(Kunth)DC.
别称玫瑰麒麟、七星针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仙人掌目
科仙人掌科
属麒麟属
种樱麒麟
英文名PereskiaRoseCactus
植物学史:樱麒麟是仙人掌中最原始的一群,也是唯一具有木质茎和叶片的仙人掌类群。它茎杆处聚有针刺,如七星并列,故东南亚华人称它“七星针”。春夏开花,花开仅一日,艳丽的花朵形似玫瑰花,故此得名玫瑰麒麟。
形态特征:樱麒麟外形呈灌木或藤本状。株高一般6-7米,最高可达15米。枝条较粗壮,茎部光润,节部明显,虽然多肉,但易木质化。叶基腋处生有数枚深褐色长锐刺。叶片多肉质而肥厚,有短柄,表面光滑具蜡质,全缘,叶亮绿色。总状花序顶生,花淡紫红色,辐射状,直径5-6厘米,花期5-10月。果实为黄色蜡质浆果,呈倒三角锥形。
主要价值:樱麒麟既可盆栽观赏,也可加工制作成各种艺术造型的花篱、花架,中国南方地区常用其作墙垣绿化,效果极佳。
学术文字拾自互联网,其余文字图片均为原创。
欢迎转载和引用,请注明出处。
元宝的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