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夫斯水彩植物学

18世纪,约翰和亚历山大·邓肯、亚伯拉罕·休谟勋爵和约翰·布拉德利·布莱克等人,将诸如玉兰(Magnoliadenudate)、山茶(Camelliajaponica)和牡丹这样的植物引入了英国。布莱克于年抵达广州,在之后的三年里,他将大量闲暇时间用以探索广州的博物学,并收集植物和种子,他还委任当地艺术家绘画他在旅行途中收集的某些果实。

酸橙(左页图)

(Citrusaurantium)

早在被引进欧洲的许多年前,栽培的柑橘属植物就已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图中这一种在英国常常被称为塞维利亚橙子(Sevilleorange)。

科学数据与物种的交流只能依靠一些为东印度公司工作的博物商人,同时他们对这一学科格外感兴趣。广州拥有一些历史悠久的苗圃,除了城内的园地,也有城外的花地苗圃,多年来他们都在为中国园林提供着苗木。到了18世纪晚期,在博物商人的协助下,他们也开始为欧洲提供植物,其中许多植物对科学界来说都是全新的物种。

布莱克

水彩画

约年

mm×mm

山茶(上图)

(Camelliajaponica)

如里夫斯收藏的插画一样,约翰·布拉德利·布莱克在-年委托创作的绘画都是由当地艺术家完成的,而且这些画作中有许多物种都注明了果实或植物的中文名称。

对中国的科学兴趣

欧洲对中国的科学兴趣在其博物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英国,这种兴趣源自大量民众对博物学的着迷,这些人收集标本、参加讲座、阅读日益增多的出版物,并参与形成了一个爱好者交流网络。那些周游异国的人如饥似渴地想要了解未开发新大陆上的动植物。而在中国,对这种兴趣的追求只是一种副产品,它们源自东印度公司人员参加的商业活动。

布莱克

水彩画

约年

mm×mm

牡丹(上图)

(Paeoniasuffruticosa)

这种植物是在18世纪末由约翰·邓肯引进英国的,首位描述它的是植物学家兼艺术家亨利·安德鲁斯。安德鲁斯的岳父是来自哈默史密斯的约翰·肯尼迪,他是当时最成功的园艺师之一。他的大型苗圃里的植物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也包括中国。

中国人对于植物的认识在数千年里稳步深入,早在14世纪便已建立了植物园。研究植物是一件平常事,人们花费大量时间研究有益植物的不同属性,将它们用于医药、食物、建筑材料及其他用途。从公元5世纪开始,中国便产生了大量关于植物的文学作品。但不幸的是,为东印度公司工作的大部分人员都不懂中文,要么不会写,要么不会说,对于那些搜索动植物知识的人而言,这是个大缺陷。

里夫斯

水彩铅笔画

约-年

mm×mm

紫玉兰(右页图)

(Yulanialiliiflora)

这种玉兰原产于中国西南部,并已在中国和日本广泛栽培数个世纪。它是从日本首次引进英国的。

在英国花园里,对于来自中国的漂亮新植物的需求于19世纪早期达到了顶点。约瑟夫·班克斯爵士——皇家学会的主席,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博物学家之一,他积极促进了中国植物及种子的收藏,并且他有能力派出园艺家加入年及年前往中国的两个英国商贸代表团。然而,这两次商务出使都以失败告终。中国方面断然拒绝了英国的外交意图,而英方收集的少量物种标本也在返回英国的途中随海难消逝。

里夫斯

水彩铅笔画

约-年

mm×mm

山玉兰(上图)

(Lirianthedelavayi)

这种常绿植物原生于中国南部。它的杯状花朵芬芳、柔滑,开放于夏日。叶片朝上的一面宽阔亮泽,褐色的底面则毫无光泽,正如艺术家在图中所画的一样。

里夫斯

水彩铅笔画

约-年

mm×mm

(Nelumbonucifera)

莲属是水生植物,它位于花朵中心的种皮形态特殊,风干后会被当作装饰品贩售。这种又称为荷花的莲花最早起源于印度,是该国国花。不过在数百年中,它们已经遍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洲区域。

里夫斯

水彩铅笔画

约-年

mm×mm

(Nelumbonucifera)

莲的所有部分都可以食用,亚洲各地的人们以许多不同的方式使用它们,从泡茶到点缀餐盘。在中国,这种植物的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比如说,种子被称为“莲子”,人们将其看作是植物最重要的一部分。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山茶

(Camelliajaponica)

山茶属全都属于茶树家族,即山茶科(Theaceae)。尽管山茶的拉丁文种名直译的意思是“日本”,不过其大多数栽培类型都来自中国。恩格尔伯特·肯普费于年代访问日本,首次描述了这种植物,并在年代最先将它带回英国。山茶的品种丰富多样,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和花型。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山茶

(Camelliajaponica)

山茶的属名Camellia是由林奈为纪念捷克耶稣会士兼植物学家乔治·约瑟夫·卡莫而命名的,后者成年后的大部分人生都是在菲律宾度过的。中国亚热带地区的山谷与森林中生长着许多野生山茶。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Nelumbonucifera)

中国艺术作品中描绘最多的花就是莲花。它象征了佛教的一些品质,尤其是纯净。我们可以在最早的佛教插画中找到这种花。另外,它在中医药方面也有许多用途。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刺桐

(Erythrinavariegata)

这种树木可以生长到大约二十米的高度,开出灿烂的满树红花。它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的海岸边,如今已遍布热带低地,并拥有用途多样的各种栽培类型。比如说,人们会在咖啡与可可种植园中将它栽作遮荫树,或是将它当作棚架树,供黑胡椒、香草和山药攀爬。

里夫斯

不透明水彩画

约-年

mm×mm

栀子

(Gardeniajasminoides)

栀子是一种花香甜美的常绿灌木。这一属的所有种类都原生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而中国的森林中有许多种野生栀子。图中的栀子是这一属中开白色花的种类,它原产于南中国和日本。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朱槿

(Hibiscusrosa-sinensis)

里夫斯收藏的画作是重要的科学图例,鉴于它们往往是该动物或植物的唯一信息来源,这些画作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许多相应的物种从未能成功地被运抵英国。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黄葵

(Abelmoschusmoschatus)

黄葵是印度的一种天然植物,与可食用的咖啡黄葵(Abelmoschusesculentus)有亲属关系,不过前者的果实干而多刺。人们将它气味芳香的种子用作麝香的代替品,并运用于传统医药。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感应草

(Biophytumsensitivum)

这种植物就像一株微型棕榈树,它的叶子能对触碰产生感应。本图画出了植物的根系,这很不寻常,因为植物学图例或园艺画作中很少绘出植物的根部。不少文化体系认为这种植物有药用价值。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Citrusmaxima)

柚原产于中国。葡萄柚是一种杂交作物,我们已不清楚它的来源,不过它很可能是于18世纪晚期出现在加勒比海地区的。人们相信葡萄柚的亲本之一就是柚。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芒果

(Mangiferaindica)

芒果原产自印度,不过现在这种植物已遍及整个南亚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并且是整个芒果家族中最驯化的。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紫藤

(Wisteriasinensis)

紫藤是一种攀缘植物,它原产自中国以及其他东亚国家。人们认为第一株活着抵达英国的紫藤是约翰·里夫斯于年送回的。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腊肠树

(Cassiafistula)

和通常的植物画作一样,这张图并没有绘出完整的植株。相反,它只画出了生殖器官,即花和果实。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Armeniacamume)

梅花和其他开花的李属植物是中国国画中非常受欢迎的主题,它们常常被绘制在纸上、丝绸或瓷器上。这种绘制技巧与书法技巧很相似,却和里夫斯雇用的艺术家所用的绘画技巧区别甚大。梅花开放在早春,并且香气浓郁。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蔷薇属栽培种

(Rosacultivar)

18世纪末被引进欧洲的中国月季对全世界的玫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诸如香气、色彩和攀缘习性等特征都很重要,不过其中最关键的是延长花期的基因。这种基因是月季花特有的,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被中国园艺家发现。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译者注:月季与玫瑰同属蔷薇属。月季的栽培育种自有史以前便已开始,现代月季的自然花期是从8月至来年4月,其花型多样、颜色丰富、品种繁多。如今市场上所售称为“玫瑰”的花,绝大多数都是月季。

大戟属

(Euphorbiasp.)

大戟属拥有超过两千个物种,其中许多是肉质植物。在中国,某些大戟属植物被用于传统中医药。

里夫斯

水彩画

-年

mm×mm

三棱箭

(Hylocereustriangularis)称为夜之女王果实

生长这种果实的仙人掌原产自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属于仙人掌中称为仙人柱属(Cereus)的一个大群体*。一些水手和商人希望通过贩卖异域未知植物而获利,于是带着许多与众不同的花朵穿过印度洋来到中国。这些仙人掌中有许多种类都被称为夜之女王,因为它们的花朵是在夜间开放。

里夫斯

水彩画

-年

mm×mm

菊花

(Chrysanthemummorifolium)

图中的两株菊花都是栽培种。橙色的是一株翎管型菊花,其外侧花瓣呈长管状,尖端开口,和鸟类翎羽相似。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菊花

(Chrysanthemummorifolium)

菊花原产于中国,并已在此杂交繁殖了数百年。这种花于17世纪被引进欧洲,从此成为英国花园里的主要植物。菊花早在公元8世纪便已引进日本,在那里以及中国,它们是许多美德的象征,因其在秋季开放,于是特别象征了长寿。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香茅和竹笋

在18世纪早期,英国人对于中国植物的主要兴趣在于其观赏价值,他们希望这些花朵和灌木被栽种于英国的花园中。到了年代末,尤其是东印度公司失去其贸易垄断权后,人们对可食用及可入药的经济作物兴趣渐增,比如图中的香茅。

里夫斯

水彩画

-年

mm×mm

甘蔗

(Saccharumofficinarum)

甘蔗是原产自南亚及东南亚的一种草本植物,作为一种农业作物在中国拥有相当长的历史。为这种作物防治害虫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红蚂蚁(Tetramoriumguineense)。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技术已在中国实践了许多世纪。

里夫斯

水彩画

-年

mm×mm

藏报春

(Primulasinensis)

报春花属有数百个物种,虽然它们广泛分布于温带的大部分地区,但人们发现其绝大多数种类都生长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它是早春首批开花的植物,其学名正源于此。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报春花是很受欢迎的绘画题材,而图中着色如此雅致的这一中国物种无疑是人见人爱的。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波罗蜜

(Artocarpusheterophyllus)

波罗蜜是南亚土生土长的植物,并且是南中国丰富多样的植物群体中的一员。它又大又重的果实长在树上,与桑椹有亲缘关系。众多东南亚食物都用其果肉作为食材。

里夫斯

水彩画

-年

mm×mm

油松

(Pinustabuliformis)

这种植物原产自中国的大部分山区,因其可爱的枝条形态而被广泛栽培。它的材质较硬,其商业价值来源于树脂。松脂通过蒸馏可得到松节油。

里夫斯

水彩画

-年

mm×mm

紫纹兜兰

(Paphiopedilumpurpuratum)

这张兜兰画作又是一幅精美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为里夫斯工作的艺术家拥有怎样的绘画技巧。他们与当时欧洲许多最著名的艺术家不相上下。

里夫斯

水彩画

-年

mm×mm

椰子

(Cocosnucifera)

椰子树是一种大型棕榈树,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它广泛种植于整个热带地区。人们通常认为它原产于南亚,而后渐渐遍及全球各地,其中包括南美。到了19世纪,欧洲人和中国人都已经对它很熟悉了。

里夫斯

不透明水彩画

约-年

mm×mm

槟榔

(Arecacatechu)

公元5世纪的书籍《林邑志》(Lin-IChi)*中曾描述过这种树,不过一些学者认为这些描述是抄自约更早六百年前的一部作品。它描述道:当风吹过叶间时,就如羽扇轻抚天空。乔瑟芬·李约瑟,第六卷,第一部分,第页。

里夫斯

不透明水彩画

约-年

mm×mm

译者注:《林邑志》中的林邑古国,位于如今的越南顺化等地。其原为汉朝一县,于东汉末年立国,至明代灭亡。

红蕉

(Musacoccinea)

这种植物的原产地包括中国,以及其他南亚国家。它主要是作为装饰植物而非食用作物存在的。

里夫斯

不透明水彩画

约-年

mm×mm

花魔芋

(Amorphophalluskonjac)

这种魔芋属植物生长于中国和日本,有着巨大的可食用球茎。其球茎是生长于地下的淀粉储存器官,可以长至直径25厘米的大小。魔芋制成的果冻状食品常常被当作减肥食品。

里夫斯

水彩画,不透明颜料和阿拉伯树胶

约-年

mm×mm

山竹

(Garciniamangostana)

这种树原产自巽他群岛和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群岛,现在你可以在亚洲的大多数热带区域找到它。它因其可食用的果实而被广泛栽培。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罂粟

(Papaversomniferum)

这是有红色重瓣花的野生罂粟的栽培变种。在19世纪,中国的法律禁止贩售鸦片。然而,英国人从种植该植物的印度将毒品偷渡进中国,这种行为一直持续到了年代,并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爆发(-年)。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榴莲

(Duriozibethinus)

这种植物果实的气味被描述为恶臭并令人厌恶,不过它的味道却很不错,尝起来像草莓和奶油。可食用部分被包裹在多刺的果壳中,由柔软的果肉和种子组成,人们会将它烹调过再食用。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Zingiberofficinale)

姜的地下茎部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产品。全世界都将它用于医药和烹饪,不过最早开始栽培它的是亚洲人。

里夫斯

不透明水彩画

约-年

mm×mm

向日葵

(Helianthusannuus)

向日葵原产自美洲,远在这张画于中国完成的许久之前,欧洲人就已经很熟悉这种植物了。到18世纪时,向日葵已是许多欧洲花园的常客。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红毛丹

(Nepheliumlappaceum)

这种常绿植物原产于东南亚,并因其可食用的果实而受到栽培,这和荔枝的情况相仿。它的俗名“rambutan”是马来语中“长毛”的意思,这个词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果壳的外形。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译者注:此处原文为:-年。结合起背景与上下文,原文有误,应该是年。

旅人蕉

(Ravenalamadagascariensis)

旅人蕉在英文中被称为“旅人棕榈”(traveller’spalm),但实际上它属于鹤望兰属(Strelitzia)*,并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它的主要授粉者之一是领狐猴(ruffedlemur),即第92页所描绘的动物。

里夫斯

水彩画

-年

mm×mm

译者注:该属与鹤望兰属都属于旅人蕉科。旅人蕉:旅人蕉科,旅人蕉属。

大蕉

(Musaparadisiaca)

香蕉的栽培种——包括大蕉在内全都是杂交种,并且没有可繁殖的种子。这种植物原产于南亚及东南亚,因为栽培历史过久,已无野生类型存活。

里夫斯

水彩画

约-年

mm×mm

凤梨

(Ananas







































白癜风皮肤健康
福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ua.com/xztz/4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