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梓皓不扎手的仙人掌丨暑期作文集

年8月23日星期日晴天

今天上午天气晴朗,我和妈妈一起坐车到云台花园观察热带植物。仙人掌就是代表性的一类热带植物。没见到仙人掌这类植物的时候,我一直认为它的刺会很扎手,很可怕。

当我们来到玻璃温室见到仙人掌的真面目时,我才发现原来仙人掌的种类非常多,有的是像炸弹一样圆圆的;有的像箭塔一样直冲云霄;有的像矮灌木一样的;还有的像蛇蜿蜒交错在沙地上。妈妈还让我通过闻和触摸认识仙人掌的味道和形状。我摸到一些仙人掌的刺很硬很扎手,但是不疼;一些仙人掌的刺毛绒绒的很柔软,摸起来很舒服。

除了仙人掌外,我还观赏了兰花。兰花的花朵有很多种颜色,有的花朵是蓝色的;有的花朵是粉色的;有点的花朵是红色的;还有的花朵是黄色的。

我今天不仅能和妈妈一起玩,还能学到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今天我非常开心!妈妈告诉我:“百闻不如一见”。原来大自然真的很神秘啊!

——曾梓皓

认真读一本书世上的很多职业都是需要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合格才能持证上岗,唯有父母这一职业是不需要任何的考核的。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每对父母独一无二的礼物。每一位父亲或者母亲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完美的父母,给孩子设定自认为是完美的未来发展规划。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的小孩子。一旦孩子和自己的期望之间产生分歧时就会鸡飞狗跳的“战争”不断。作为父母该如何做才是对孩子更好呢?有了无私的爱和所谓的教育经验就足够吗?正在迷茫之际,感谢张老师的及时推荐《游戏力养育》让我在阅读中找寻到完美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唯有不断更新自己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每天孩子的情绪都是在发展中的,所以不要在孩子一哭闹就打一个脾气大不听话的标签。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放下这个观念,否则张口闭口就是孩子的问题。而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却不知其实这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的身上“开花”。记得孩子刚开始上一年级的那段时间,孩子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一群陌生的朋友,每天还要学习语文数学等知识,回家还要写作业,孩子显得有些不适应。他表现出来的方式就是每天在我下班回家的时候第一时间闹脾气缠着我,要求我只能陪伴他玩。而我的脑海里却是想着:快点做饭;快点检查孩子的作业;今天上班很累很忙,赶紧忙完家里的事情好好休息等等琐事。很多时候都忽略孩子的感受,更没有注意孩子所有情绪的内在要求是什么,稍有不顺心的时候还指责孩子不懂事。某一天,我冷静地想了很久才顿悟:原来孩子是想要最信任的父母的陪伴与倾听,调整缓解自己刚步入小学阶段的不适应,而我却被忙碌的琐事所牵绊,焦虑地只顾及自己,而忽略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所以那个当下,我决定停下或减慢自己忙碌的节奏,多拥抱孩子,抽出时间陪孩子聊聊他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或者我上班遇到有趣开心甚至沮丧的事情,奇迹的事情发生了:每次短短几分钟的陪聊后,孩子就会高兴的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闹脾气,而我也能很愉快的完成自己的事情。而我所按下“暂停“键的短短几分钟,其实并没有影响后面的事情,反而换来更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恩博士的话来说这就是“向内看”,只有向内看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情的内在本质需求。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期待也在成长。作为忙碌的职场妈妈,我对孩子抱有比较高的期待,但是这中期待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而来的,而不是孩子自己。疫情期间,孩子的数学进展到“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对于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人民币,我认为这是非常简单容易的事情,理所应当地认为他也会学得很轻松。记得那个周六的上午,当孩子把单元测验卷给我看的时候,我被卷面的分数震到了,差点就脱口而出:这么容易的题目你怎么就不会呢?我蹲下来和孩子平视时,看到孩子眼中的难过和失落。那一刻,我知道其实孩子已经很难过很害怕,我需要做的就是和他一起好好找出不明白的地方,陪他一起重新学习。我站起来给孩子一个有力的拥抱,用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已经很难过,这次没考好说明有些知识咱们没掌握,就好像妈妈工作上也有不懂的地方,只要把没弄懂的地方学会了,下次遇到同样的考题就不会“翻车”。孩子当时很惊讶的问:“妈妈,你不发脾气啊?”“发脾气对这件事情没有帮助啊,况且发脾气对身体不好哦,我想慢慢的变老,好好陪你一起长大啊!”孩子本来害怕的心情瞬间就变好了,还开心的指着卷子说:“妈妈,那你告诉我这个地方应该要怎样做才是正确。”那天我陪着孩子把不懂的知识点一个一个的解锁。往后每次测试题出现类似的知识点时,孩子都能轻松自如的去正确解答,孩子的信心慢慢建立起来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后,学习动力也十足啦。事后细想一下很庆幸自己在那一刻的抉择,若当时我选择的是批判而不是陪伴,孩子下次遇到类似题目还是解答不出来,孩子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自然而然,学习的持续力就会电力不足啊。

我相信,有很多父母像我一样,被自己的期待控制了。我们没有习惯通过仔细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没有什么普遍适用的成长模式,没必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优秀的孩子进行过多的比较。成长是一列火车,没有预先设计好的停靠点。孩子不可能事事能按照父母的计划表来,但成长又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不需要强迫。成长就像一条蜿蜒的河流,有自己的方向、速度和力量。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麻烦“。当孩子出现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或看法的时候,请深呼吸,放松心情,陪孩子一起向内看,然后告诉自己:你是在带一个蜗牛散步。放慢脚步,其实蜗牛已经在很努力的前进。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学会倾听让孩子可以倾倒“情绪杯”,用耐心的陪伴蓄满“爱之杯”。放弃成为完美父母的念头,陪孩子玩耍,用游戏力来和孩子联结、向内看和轻推帮助孩子克服焦虑,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做懂孩子的父母,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对世界,然后慢慢后退,让他变得独立。让孩子拥有完整独立的自尊体系,这才是为人父母的终极目标。

——曾梓皓妈妈

集锦连载02:曾梓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ua.com/xztz/6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