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0118/4329290.html撬动山水变真金——岑巩县木召村党社联建文化助推脱贫攻坚
+
岑巩县木召夜郎山生态公园日前召开年终总结大会。会上,负责经营管理的公园的悦之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现金向木召村土地入股的14名贫困户代表现场发放股金分红17万余元。连日来,此举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我心里特别激动,相信村里旅游产业会越办越好,我们今后领到的红包会更大更多!”接过块红包,精准扶贫户黄羽信心满满。
岑巩古名思州,始名于唐,夜郎山生态公园位于该县大有镇木召村,距岑巩县城23公里,交通便利,毗邻被史学界被誉为中国考古界“哥德巴赫猜想”的中木召古遗址。多年来,古遗址吸引了包括红学研究专家冯其庸,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人物传记组组长、著名清史专家李治亭,国家权威考古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坚等一大批学者、专家的实地考察研究。据专家测算,整个遗址从基石、花纹、结构等遗迹来看,属一次性建造。建成这座工程,从取石、清石、运石、砌石、修建楼阁、雕花等,大约需用万个工日,若以个劳动力建造,至少需要15年左右时间才能完成。遗址背靠大竹山,前面有军田坝,西南面的一大片土又名军土,遗址旁还有一个释迦牟尼洞,有盐库、蜡库、店边、过马河、马道子、古花园、牛场坝、古人墓群、回龙寺及外围的天安寺等遗址。遗址上有6条石块铺就的古驿道通向四面八方。从布局功能上看,不仅具有完备的城池体系,还形成深厚的文化体系,如宗教文化、傩文化、金石文化、文书文化等。遗址周围自然生态优美,气候怡人,水利资源丰富。
“守着宝藏不能再过穷日子!”年初,返乡回家过春节的村民呼声特别强烈,该村党支部因势利导,助力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一场规模庞大的木召复兴计划应运而生。经过多方考察调研,村党支部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吸收辖区内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将闲置资金和田、土、林地、荒山入股公司,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说干就干。同年10月,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村民自愿参股筹集资金0万元,股金出资最多的50万元,最少的0元,成立岑巩县悦之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当地丰富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建设夜郎山生态度假区。景区占地面积2余亩,利益联结覆盖贫困户余户余人。景区内建成项目包括旅客接待中心、惊险刺激丛林穿越、动物观赏游乐园、恐龙园、木别墅群民宿、山地自行车道、生态步行道、餐饮烧烤区、石上玻璃卡座餐厅等,累计完成投资余万元。年10月,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营业收入余万元,吸纳村民务工2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人。今年1月,景区与该县润峰公司合作,重新组建岑巩县峰之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资万元,用足用活景区内闲置耕地,发展精品水果、蔬菜和花卉种植,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景区争取旅游扶贫产业子基金,打造景区后续开发项目,新增平方米蹦床项目、真人CS户外拓展、水上乐园、精品蔬菜水果采摘体验及绿化等工程;完善景区路网、景区大门;打造好“华夏第一神树”、释迦摩尼洞、莲花凸、景区索道、水+上玻璃浮桥、峡谷瀑布、高空漫步、悬崖秋千、3D彩色玻璃观光平台等项目,服务好游客,讲好夜郎故事。(杨政权)
——摘自《贵州民族报》
岑巩:林业保险让林农吃上“定心丸”
+
为增强林农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近年来,岑巩县林业部门与人保财险岑巩支公司联合,建立健全林业保险机制,对公益林、商品林及特色林产品进行保险,让林农吃上“定心丸”。
该县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全面推进中央、全省和地方特色产业政策性林业保险工作,实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林农自愿”的原则,采用火灾保险和林木综合保险,由林业经营者自主选择投保方式,引导林业企业和广大林农将所有确权的用材林面积全部实行统保。在公益林保险上,对83个有公益林的行政村签订森林火灾投保险确认书,公益林火灾保险金额元/亩,保险费率为0.2%,保费由各级财政分担,林农不承担保费,全县投保面积46.74万亩,保费93.48万元,投保率达%。商品林保险金额到元/亩,各级财政补贴80%,投保人承担20%,投保面积.9亩,保费2.12万元。同时,该县还推出特色林产品投保,去年承保水蜜桃亩、保费11.68万元。
年,该县因灾造成公益林损失21.5亩,获得理赔18.08万元。据该县人保财险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在巩固政策性保险林业保险外,将进一步扩宽全县地方特色林产品保险,计划将水蜜桃、思州柚、油茶、茶叶等特色林产品列入保险范畴,增强林农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为林农增收撑起“保护伞”。(张能秋)
——摘自《黔东南日报》
岑巩:开展“流动车管所”下乡便民活动
+
“在家门口就能体检、验车、考试‘一条龙’的服务,不用多跑几十公里到城里车管所去办,这样的服务省时便民。”近日,岑巩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深入龙田镇开展“流动车管所”下乡便民活动,既加强了法治宣传,又方便了群众。
近年来,岑巩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全覆盖,“组组通”公路项目得到快速实施,机动车数量也随之迅速增长,由于农村群众交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导致摩托车事故频频高发。为遏制摩托车事故高发多发势头,竭力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该县交警针对农村无证驾驶摩托车、驾驶无牌无证摩托车、乘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和摩托车超员等现象,趁农民工返乡过春节之机,深入龙田镇开展“流动车管所”下乡便民活动。
活动中,该县交警按照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宗旨,以龙田镇为中心,把服务延伸到周边乡镇,统一时间,集中在龙田镇报名办理摩托车驾驶证考试、摩托入户上牌和摩托车检验工作。并结合实际,简化服务流程,针对农村群众文化程度较低、不会操作电脑等情况,采取随机抽题,以纸质试卷的方式进行摩托车驾照考试,对考试合格和办理新车入户的群众免费赠送一顶摩托车“安全头盔”。同时,还加大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采取摆放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为当地群众提供热情的咨询服务。
通过开展“流动车管所”下乡便民、利民服务活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不断提高了驾驶员的交通安全知识。目前,已受理摩托车驾驶证申领业务人,检验摩托车40辆,送出摩托车“安全头盔”80顶,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单0份,咨询余人次。(张能秋陆昱潸)
——摘自《黔东南日报》
主管: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
主办:岑巩县新闻中心岑巩县网信办
总策划:陈永祥
总监制:周仁维
执行总监:杨政权
编审:徐学练
编辑:张超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