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NURSESDAY
近期,据一线人员反馈,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经常发生突出性死亡现象,病情发生突然,无前期征兆,死亡率极高,部分塘口出现全池死亡现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实南美白对虾这种突出性死亡主要是发生了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AHPNS),该病是近年来影响对虾养殖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早期该病主要发生于对虾苗期,也统称为早期死亡综合症。
肝胰脏病变的过程
一般来说,肝胰脏病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急性中毒除外),大致会经历几个几段,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做处理,可以有效避免损失的发生。
正常的肝胰脏呈褐色,白色包膜和肝胰脏轮廓清晰。当肝胰脏开始转差时,首先表现出来的是肝胰脏轻微发红、肿大,白膜减少和消失,而很多时候,虾子吃料的速度并没有明显变化。进一步发展,肝胰脏开始转为黄色、萎缩,这个阶段虾子吃料速度明显变慢,因为肝胰脏消化吸收的能力已经非常弱。最后,肝胰脏发白,出现水样化,肝胰脏组织坏死。
发病原因
经过研究表明,副溶血弧菌是引发对虾早期肝胰腺坏死症的直接原因,弧菌通过主动粘附在消化道或创伤口,破坏表皮,进入体内,导致炎症和组织的溃烂、坏死或萎缩等。早期表现为对虾红腿红尾、红须断须、肝胰脏发红、肠胃发红、尾部水肿等症状,后期多表现为肠炎、空胃、肝胰脏发白萎缩、红体、偷死等症状。这些病症有些早期的还能够通过药物达到治疗效果,有的已经进入晚期,无药可治,因此我们要在疾病刚发生还未进一步加重时通过治疗来减少损失。发病症状
病虾体弱,游动缓慢,摄食大幅减少或停食,肠道红肿、空肠;肝胰腺大面积坏死,呈灰白色,或糜烂肿胀、发红,肝胰腺盲管上皮细胞严重脱落,部分虾沉于池塘底部死亡。对该病的防控应兼顾病原、宿主和环境等方面。放苗前,应对虾苗进行特定病原检测;加强投喂优质饲料,提高对虾自身免疫力;合理调控水质,降低疾病发生危险。
保护对虾肝胰脏的措施
保肝护肠
肝胰腺的保护需要从放苗就开始,全程都需要做好保肝工作。保肝的最主要工作是减少肝胰腺中毒和细菌感染,要做到这点首先是提高对虾体质,保证对虾肝胰腺、肠道的健康。尤其是在对虾转肝期的时候,一定要让对虾肝胰腺发育完全。保肝护肝,转肝期就用《肝胰康》。
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主要用于增强肝胰腺抗菌解毒能力,提高肝胰腺新陈代谢,抵抗有毒有害物质和弧菌的袭击,促进虾苗安全度过转肝期!
泻肝胆实火,疏肝利胆,清热解毒。主要用于改善鱼、虾、蟹等水产动物的脂肪肝、花肝、白肝、肝肿大、肝中毒、胰腺炎、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及胆囊肿大、胆汁变色等病症。并有修复肝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
苗种选择
不要选择低质量的苗种,尤其是放使用过抗生素育的苗,肝胰腺及肠道已经受到了伤害。后期管理中会非常困难。
严格控制饲料投喂量
池塘单位时间饵料投喂量过大,会造成环境胁迫导致养殖对虾慢性中毒。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饵料投喂量,遵循少投饵料和延长养殖时间的原则。在对虾未发病时使用保肝产品做好肝胰腺的保健。疾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投喂,控制好水质,减少对南美白对虾的应激。
底质管理
底部是南美白对虾主要活动区域,吃喝拉撒都在这里,所以做好底质管理非常重要。很多寄生虫(纤毛虫)感染、缺氧、硫化氢产生、毒素积累,都与底质管理不善有关。底质中也含有很多毒素,需要解决毒素问题。防止因为毒素积累过多,引起肝胰腺、肠道中毒,造成偷死。
池塘水质改良剂。具有速效、强效的还原性,能将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氯、碘消毒剂、杀虫剂等池塘有害物质还原、解毒。
1、解毒: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本品,能快速降解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甲烷、含氯消毒剂等有害物质,防止和缓解杀虫剂、杀藻剂、重金属盐类、农药等引起水生动物中毒症状。
2、能提高肥水效果及苗种成活率:因为本品的净水解毒作用,在肥水和放苗前使用本品,有利于水体浮游生物的繁殖和良好水质的培育。
3、稳定pH值,缓解浮头:本品还可以通过调节水体氢离子浓度来稳定水体及池底的pH值,抑制腐败有害细菌生长繁殖,减少疾病发生率,在鱼虾蟹海参海蜇等水产动物中毒、浮头、游边、应激时能明显缓解症状,暴风雨后使用效果更好。对改善水质不良引起的海参僵硬、鱼虾蟹体消瘦、黑壳,外壳不亮等具有显著效果,对水质不良引起的水产动物食欲不振、进食率低有显著效果。
[适用水体]适用于所有海、淡水养殖品种的蓄水圈、池塘、水库,湖泊等养殖水体。
往期回顾
虾农都在看:如何判断纤毛虫是否寄生于对虾体内?四步即可确定!
对虾养殖指南:解析肠炎及空肠空胃的原因,菌群发挥重要作用
越消毒,弧菌浓度越高?对虾弧菌病,到底应该怎么办
对虾不要偷偷死:对虾偷死病,弧菌才是最大元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