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项目负责人,谈项

小孩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26/5959486.html
有一个地方它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有一种文化它寄托着精神与情感……悠悠华夏,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留下了数不尽的文明与财富。作为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在广袤的国土上,这些少数民族交融互惠又各自精彩。少数民族村寨,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少数民族中的语言、民居、服饰、饮食、音乐歌舞、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宗教信仰等民族风俗习惯。正是由于这些少数民族村寨的留存,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才得以延续。金光工作室第十八期讲座邀请到国家民委文化项目“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总编辑王铁志老师,为我们带来他的讲座内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项目的缘起和实践》。由于本期讲座内容过于翔实,故分为上下两期。本篇为上篇。讲座:王铁志整理:文艺缘起村寨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比如苗寨、侗寨、傣家寨等等,这些村寨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基因,是各民族群众保存历史记忆,寄托精神情感的神圣家园。但现如今,在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影响下,在一些大城市,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已经很少看的到,但是在少数民族村寨里面,我们还能够看到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的特色民居

少数民族的服饰少数民族特色饮食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少数民族节日庆典

村寨文化,一方面保存了各民族的历史记忆,另一方面也保存了各个民族的生存智慧。村寨文化,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村寨文化的消失,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失也已近在眼前。为了保护村寨文化,也为了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能够保持多样性,国家民委自年开始实施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项目主要包含四个内容,一是保护特色民居,二是发展特色产业,三是传承民族文化,四是促进民族团结。

如果仅仅从学术上分类,特色民居实际上也是特色文化的一个部分,那为什么又把它单独提出来呢?因为我们到一个民族村寨,首先看到的就是村寨中特色的建筑。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建筑和传统服饰,作为一种外显的民族文化,是人们进入村寨最容易感受到的。特色民居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保持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面貌具有重要性,因此才将它单独列出来。

保护与发展

传统民居有草木结构、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等多种类型,这些房屋基本上都是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而成的,比如在石山地区容易见到石头垒的石头房、在森林地区容易见到木刻楞的房子,如果在西北荒漠地区则可能见到干打垒的生土结构的土坯房。

要保护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民居,首先就要了解这些民居为什么原来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几年却消失的那么快。经过分析,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改变的因素有多种,其中经济和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建筑的式样是当地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并结合本民族的审美需求建造起来的,因此各有特色。例如干栏式建筑,虽然屋顶覆盖的是茅草或者是树皮,看起来很简陋,但是飞檐翘角很有特色。而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筑材料的改变,村民盖房不再用砖瓦、土坯或者木料,取而代之的是空心砖或者是钢筋水泥的预制板,因此很容易就把房屋盖成了火柴盒的样子。此外,过去由于经济落后,传统民居建造的比较简陋,而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对房屋的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比过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类似于茅草房、杈杈房、撮罗子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居住要求。正是由于建筑材料的改变、技术的改变以及人们审美需求的改变,才使得传统民居在这几年快速的发生改变甚至消失。

例如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和里村,它的传统民居里面有鼓楼还有干栏式的建筑,但是在着火之后,村民就穿插的盖起了类似于火柴盒子平顶房,前些年还在外面贴上瓷砖。

广西民居

上面两张照片是王铁志老师在贵州调研时拍摄的广西民居,现代民居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小青瓦花格窗了,而是前面突出一块儿,后面突出一块儿,他们称前抓金、后抓银、白瓷砖、卷帘门,也就是临街上经常看到的那种现代改造的简易民居的样子。

云南德昂族传统民居的改变也很有代表性,德昂族的传统民居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建筑式样,是一个独立的建筑,上面用茅草盖的顶。

德昂族的传统民居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将茅草顶换成了瓦,但是房子的整体结构没有改变。

瓦顶取代了茅草顶

在这之后,德昂族人觉得砖房更加经久耐用,但是由于他们自己不会砌砖墙,于是请来了内地的砖瓦匠,这些砖瓦匠就按内地式样给他们盖房子,这样传统民居也就消失了。

德昂族内地式样的新民居

在保护传统文化和村民发展的问题上,一直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两难抉择,这里面有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经济至上,不管民族传统、地域特点和文化传承,怎么省钱怎么实用就怎么做;第二种是脱离经济发展和村民需求,单纯强调文化保护,让村民保持原生态的生活面貌,还用牛来犁田,用锄头锄地,但这种做法村民是很难接受的。因此,在保护特色村寨的时候,一开始就确立了一个保护的基本原则。就是文化保护必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保护特色村寨,需要从保护传统民居入手。而保护民居,首先就是要改善人居环境。民居的保护,需要尽力保护它的传统式样。同时,与一般博物馆和乡村旅游点不同的是,由于村民还需要在村寨里面居住生活,因此就需要民居既能保护传统,还能适应村民的生活,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筑形式也应该有所创新。其基本要求是在保持传统外观式样和特点的同时,可以做些室内的空间结构改变,改善基础设施,使其更加宜居,同时也可以使用现代的建筑材料。第二个基本要求就是特色村寨保护一定要有产业支撑,产业发展是村寨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产业支撑,村民的生活水平不能提高,也就缺乏了文化保护的持久动力。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大多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在旅游开发中,村民可以通过开办农家饭馆提供餐饮住宿、生产销售无公害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民族手工艺品、从事民族文化文艺表演或民俗表演以及为旅游公司打工等方式,间接的获利或直接的获益。第三个就是要保存和延续活态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价值核心是文化,也就是保持它的乡土性和原真性。例如我们在村寨里看到村民跳的歌舞可能并不如演员表演的那么专业,吃的农家饭也不如饭店做的那么精细,但我们体验的是保存在村民中的活的文化,感受到的乡土气息是独特的。比如说吉林延边和龙县的金达莱民俗村,它的外形建筑采取了传统的式样,但是它内部的空间结构已经做了改变,浴室、厨房等都已经具备。吉林延边和龙县金达莱民俗村吉林延边和龙县金达莱民俗村民居内部

保护整体风貌的思路

文化保护和文物保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确定为文物保护对象的建筑可以封闭起来仅供人们参观,但是少数民族村寨的民居如果封闭起来没人居住,那么这些孤零零的房子还有多少价值,对游客又有多少吸引力?游客千里迢迢去民族村寨,他们想看的不仅仅是几个有特色的房子,他们要看的是村民的实际生活,体验的是活着的村寨文化,特色村寨如果没有村民居住,村寨的文化消失了,民族村寨的保护就失去了灵魂。特色村寨保护与我们国家现有的一些文保项目也存在着一些区别。近些年来,我们文物保护部门和建设部门实施了一些项目,如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等等。这些项目强调的是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这些建筑在村寨里占有的比例。他们的做法接近于文物保护的方法,就是把这些古宅保护起来,甚至把村民腾空,将它作为历史文物保护下来。在特色村寨里,也有一些这样的村寨,比如有一些百年老宅,还有一些寺庙、土司府、祠堂等等。这些百年老宅采取的也是这种文物保护的方法,一些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因为有这些百年老宅和文物古迹,也被列入了历史文化名村或古村镇保护名录。历史文化名村强调的就是古民居要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过去大多经济发展落后,房屋建造的比较简陋。比如说南方的干栏式建筑傣家族楼,过去都是用茅草盖的顶,用竹子或者木料作为支撑,茅草顶基本上十来年就要换一次,草木房几十年可能就要扒掉重建了。因此我们在特色村寨能够看到百年老宅的,除非是有一些砖瓦结构的房子,这样是非常少见的,许多在文革前建的房子,现在就算是古建筑了。像安徽西递宏村那样有保护价值的村庄和民居,在特色村寨里不是很多,有的地方要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房屋都很困难。还有一些民族过去居无定所,他们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毡房、帐篷、撮罗子也就是仙人柱等等,在这些民族中就很难用文物保护的标准确定民居保护对象。因此,我们在特色村寨中确定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对一些有价值的单体建筑用文物保护的方式保护起来,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对村寨的整体风貌进行保护。保护整体风貌的含义就是保护民族村寨良好的生态环境、特有的建筑风格和乡村风貌以及村民在语言、服饰、饮食、歌舞、礼仪、宗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民俗文化特征。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侗寨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上面两张照片就反映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传统风貌,南方的少数民族村寨基本上是依山傍水,在半山上建设村寨,一方面有森林涵养水源又不占用耕地,另一方面下面临水便于耕种农田和给水劳作。因此许多村寨特别是典型的村寨,都是这样的一个建筑的风貌。保护特殊村寨的风暴,不仅要保护它的建筑,还要保护它周围原本的生态环境,比如说它的山林、稻田等等,如果这些都消失掉了,那么孤零零的存在,也就没有了灵气。

嘉宾简介:

王铁志

曾任国家民委教育司高教处处长/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

民族出版社总编辑

国家民委经济司巡视员(正厅级)

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组成员)

现任国家民委文化项目“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总编辑

RECOMMEND推荐阅读京族丨柯尔克孜族丨侗族丨达斡尔族

监制:吴金光

统筹:白玛

制作:白玛

金光工作室

民族文艺旅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ua.com/xzfz/4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