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913-1.html
三天茶养生课后,23号是茗心茶诗词课程。赵英立老师上午课程题目是《茶诗词通论与经典茶诗词鉴赏》,在这次课堂上,老师讲解了四个方面:
1,古诗词浅谈2,唐宋茶文化特征与诗词的内在联系
3,茶诗历史
4,历代茶诗简介老师说:“诗词是用独特的语言结构表达出诗人特有的韵味与境界。正如王国维先生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老师带着我们从古民谣开始,到四言诗、五言诗、离骚体、古乐府、古诗词、一直到近体诗,逐渐走进了诗词的世界。
讲及茶诗历史时,从张载的《登成都楼》、左思的《娇女诗》,还有第一首李白的专题咏茶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到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元稹的《宝塔诗》、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一直到清代袁枚的《渔梁道上作》、郑板桥的《竹枝词》,以诗词为笔墨,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茶文化图卷,大家听的津津有味。
在茶诗鉴赏环节,老师重点将皎然禅师的《三饮茶歌》与卢仝的《七碗茶诗》做了比较,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同一盏茶汤,在儒、释两家的精神世界所带来的完全不同的影响,深刻理解了茶的养心功效。
我们一起再感受一下皎然“三饮”的境界: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下午,是巨芸老师的《从茶诗看唐代茶文化》。巨芸老师讲解内容也是四个部份:
1,唐代茶诗初步印象
2,致敬茶圣
3,唐诗中的唐代茶业
4,茶诗赏析
巨芸老师在课程构思上与上午课程相承接,构成一个整体,具体内容则放到了唐代茶诗词。
在第四部份,巨芸老师给我们分析了皮、陆的十首应和茶诗。巨芸老师说:“皮、陆二人对陆羽评价甚高,并有很深的理解。他们所写的《茶中杂咏并序》和《奉和袭美茶具十咏》,以诗人的灵感、丰富的词藻,艺术、系统、形象地描绘了唐代茶事,通过诗的形式诠释了陆羽的《茶经》,对《茶经》和陆羽茶艺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中国茶文化和茶叶历史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两组茶诗内容全面而丰富,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十个方面。茶诗几乎涵盖了茶叶制造和品饮的全部,并与《茶经》相关内容交相辉映,精彩纷呈。
巨芸老师讲课信息量极大,同学们都反应“烧脑”,准备回去再好好消化几个月。
珍姐的分享《我读茶诗词》,清晰生动。她把自己写的诗原文和老师修改过的放在一起,让大家一目了然,从中受益。
傍晚,在凤凰单丛老枞八仙和武夷岩茶老枞的茶汤里,结束了这次茶诗词课。茶汤隽永,在诗词里闪光,永留心间。
喝茶的时候,武夷岩茶制茶师王可森老师已经到了,岩茶课即将拉开序幕。
往期推荐茶里的闭藏——写在冬至节气茶事之冬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