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要早睡早起,主养肺,宜增酸,缓和运动

二十四节气都关爱你的

精彩康美人

立秋是夏季到冬季的交接节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一定要把体内的阴气保养好。夏秋交替之际,早晚温差大,很多疾病会“乘虚而入”,因此,针对气候特点,我们既要防暑又要御寒。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8月7日9时6分迎来“立秋”节气,夏尽秋来,金风渐至,传统意义上的秋天从此开始了。

专家表示,作为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气,“立秋”这天,民间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七月五日立秋》

晁说之 

故庐归客不胜愁,

可是人间晚立秋。

收潦水清如可待,

无穷蛭螾看沈福。

医院针灸科主任李子勇主任中医师介绍,立秋节气是从中医的长夏进入到秋天的时间节点。立秋又称交秋,“秋”,是指暑去凉来的意思。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养阴应从立秋开始。

早睡早起,空调不宜24小时全开

专家指出,市民起居宜早卧早起,延长夜里的睡眠时间,也正好借此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而早起时在床上放松四肢,闭目养神一会再起床,会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立秋过后,天气将逐渐转凉,在居家环境中不宜24小时空调全开,尤其是夜间,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运动不宜强度过高

秋天不适宜进行高强度、剧烈的体育锻炼。专家提醒,“夏天人们出汗多,耗伤体液,中医来讲也就是耗伤阴液,若到了秋天仍不注意,常进行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对身体是一种消耗,不利于健康。”一些市民特别是老年人,若在运动出汗后反而觉得更疲劳,就要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秋主养肺,宜增酸

专家表示,进入立秋后,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猕猴桃、白萝卜、白梨等,以收敛肺气,滋养阴液;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等,可避免发散泻肺。秋主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润肺作用,宜常吃,也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

●应季养生汤●01霸王花煲猪骨汤

扇骨克,霸王花3颗,红枣3颗,生姜1块

1、扇骨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霸王花用清水浸泡15分钟,冲洗干净。扇骨加生姜,凉水入锅,大火煮开约2分钟,边煮边撇去浮沫。

2、焯水后的扇骨捞出,如果浮沫较多可用温水洗净。所有食材放入砂煲,加适量开水。大火烧开后加入少许黄酒、数滴香醋。转小火煲约2小时,加少许盐调味。

霸王花又名剑花,因其花冠硕大,气势慑人,因此人们称其为霸王花。老广东素有“霸气横生、暑气顿消”一说,夏秋两季常用它来煲汤消暑祛燥。干花除了可以清热润肺外、滋补养颜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辅助疗效。

02海底椰响螺汤

海底椰60克、玉竹15克、响螺干克、无花果3个、瘦肉克、姜3片

响螺干热水浸软,材料洗净加水2毫升大火煲滚转文火煲2小时

滋阴润肺、清热生津。海底椰又叫海椰子,是一种棕榈科植物的果实,用来煲汤选用干品,有润燥生津的功效;而响螺有滋阴补肾的作用,用这两种食材煲出来的汤水清润鲜甜,尤其适合一家大小饮用。

03无花果雪梨猪肉汤

猪瘦肉克、无花果8个、雪梨4个

1、猪瘦肉洗净后,切成块。雪梨洗净,去核,每个切成4大块。无花果也清洗干净。

2、将三者一起放入砂煲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煲上2小时,出锅时,可以放入适量冰糖调味。不喜欢吃肉的人,可以选择不放肉,或者将肉换成银耳。

雪梨有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的作用,无花果能健脾清肠、消肿解毒、利咽润肺,同时还有一定的防癌作用,猪瘦肉也能滋阴清热。无法抵挡辣椒诱惑,经常吃辣椒的人,不妨多煲无花果雪梨猪肉汤喝,缓解一下辣味对肺脏的损害。

●艾灸护阳有妙用●

中医认为立秋是自然界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此时人体也将出现阳消阴长。虽气候早晚凉爽,但极易感到倦怠、乏力,此时不宜多‘泻火’,而应‘扶正护阳’。”

此外,根据医书《摄生消息论》:“但凡春秋之际,故疾发动之时,切须安养,量其自性将养。秋间不宜吐,并发汗,令人消烁以致肺腑不安,惟宜针灸”。因此,艾灸是秋季祛病养生的一大妙招。大家可以尝试在家里灸一下以下常用穴位:

肺俞穴

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其内应肺脏,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为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咳嗽、哮喘、咳血、肺痨及过敏性鼻炎等一些呼吸系统疾病。

肾俞穴

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等。

关元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关元不仅有强壮作用,还有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固脱之功效。主治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专家提醒,艾灸是一种注重阴阳平衡、较温和的保健手段,并无年龄之分,但需讲究体质。居家艾灸要防烫伤,本身患有糖尿病、哮喘或发烧等疾病的患者不适宜艾灸。“糖尿病患者艾灸一旦烫伤,容易产生皮肤溃烂。患有发烧等热性疾病的患者,艾灸可能令症状加重。而艾灸时产生的浓重味道,也可能引起哮喘病人的不适。”

文章来源:医院、新华网、海啸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编辑:老周

二十四节气养生

饮食宜清淡,养心护脾胃,养阳避暑补午觉

静息养心、温水洗浴、忌冷食、吃苦味

健脾胃、祛湿邪!天气闷热,这样吃出清爽身心

健脾化湿,多喝水,吃点苦,重祛湿

增酸食,重午休,适当出汗,养心为上

健脾祛湿防过敏!“补”出好身体,3分钟解锁入夏新姿势

养肝、祛湿、生发,一年不生病看这里

春光正好!养肝调情志,健脾防湿邪

防春寒、莫伤肺、养脾胃、护阳气,最重要是别感冒

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有什么想说的,请到来评论区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ua.com/xzjz/9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