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532.html“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一起来看看嘉融媒服务站女记者们的风采吧~做一名女记者是种什么体验?清晨,和环卫工人一起迎接朝阳,只为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深夜,哄睡孩子后点灯笔耕,为了给市民送上最“新鲜”的资讯。为此,有人从“小唐”熬成了“老唐”,也有人从“社恐”变成了“社牛”......
蒋一超
融媒体中心安亭镇服务站记者
95后、拥有“社交恐惧症”的我,从未想过可以成为一名记者。还记得第一次拿起麦克风,面对受访者不知如何沟通,说话疙疙瘩瘩,手止不住地颤抖……
如今,我已“破茧成蝶”,随时随地都能成为我的“战场”。最常见的,就是到处找电脑改稿子。最夸张的一次,是在别人婚礼现场,修改即将要发布的新闻稿。还有一次,拿着相机投入地拍着美景,竟不知背后是个水坑,当我还在窃喜拍摄角度不错的时候,下一秒,倒退跌入了水坑,相机泡了水,身上摔得都是乌青块。
步履不停,乘风破浪。做记者最大的变化:“齐刘海”变成“大背头”、小白鞋变成小黑鞋、没有“做五休二”。我戴过安全帽,在工地穿行;当过美食“品鉴家”,亲手剁过肉馅,包过汤圆;在田野里追过蝴蝶,等过夕阳……
不过何其有幸,能成为一名记者。可以多出去走走,用自己的的镜头捕捉身边有趣的片段、温暖的画面,用文字记录难忘的瞬间,将这些刻骨铭心、动人心弦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陆蓓蓓
融媒体中心华亭镇服务站负责人
新闻工作很特殊,当你成为一名新闻人时,某种程度相当于放弃了性别,你必须勇于“冲锋陷阵”,不畏“急难险重”,才能抓到最真实、最动人、最真切的新闻素材。年底,我来到华亭镇开始了我的新闻生涯。从那时起,我便穿梭于村落街巷、田间地头,换上轻便的衣装和鞋子,背着相机不断记录发生在美丽乡村的精彩故事。
记得刚做新闻那会儿,由于从小生活在城区,作为农业“小白”的我对农村、农业几乎一无所知,因此在采访中也闹出不少笑话。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性,为了能保证质量、当天出稿,回到家埋头赶稿的我经常残忍地将女儿关在卧室门外。现如今,经过几年的历练,在和团队小伙伴不停地摸索过程中,即使面对信息大爆炸的全媒体时代,我们也能胸有成竹地做出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新闻工作有苦有累,但每每拍出动人的照片,写出深度的文稿,制出有趣的视频,一切都变得值得。未来的日子,我将继续坚守最初的热爱,用镜头和笔尖为美丽华亭不断发出“好声音”,让更多人了解乡村、爱上乡村。黄柳
融媒体中心马陆镇服务站记者
我叫黄柳,小伙伴们都叫我柳柳,做记者兼编辑一晃已经三年多了。记得第一次扛摄像机时,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来,但看到一帧帧鲜活的画面就似乎忘记了胳膊的酸爽。
从电视、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