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鸡鸣三县,鹤栖百年它是神灵的化

了解花都从这里开始

沿着蜿蜒的巴江河向北,进入山前大道,与“宝桑园”相隔三里地,有一条古村名叫鹤棲?。据《花县志》记载:鹤棲?村在明朝正德年间(公元年)已有农户驻耕,属缠岗村管辖。清康熙二十五(年)花县设县,它由原南海县辖地划归花县,该村是花县西北的边陲。

过去民间曾流传鹤棲?村是“鸡鸣三县”,即村里早晨雄鸡鸣叫,花县,清远县,三水县都能听到,也属“三不管”的地方。

古时候由于三水县北江芦苞段未有护江大堤,北江河水经常泛滥沿途肆虐,使鹤棲?村一带形成很多河流港汊,湿地沼泽,遍布鱼虾,虫类。不知什么年代起,成群结队的白鹤飞到此地觅食,蔚为壮观,夜间棲宿于树林之中。故名思义,村名即为鹤棲?村。棲同栖,即鸟禽歇宿的意思。

鹤棲?村

进入村头,见到一间简陋的红砖单层楼房,顶上悬立:鹤棲?村,下面一行小字:缠岗村第十二经济合作社的招牌。我们请到一位姓郭的村民引路,他边走边介绍:白鹤就棲宿在村西面的一个树林中。解放后,由于政府修筑了北江大堤,很少发洪水了。加上几十年前农业学大寨,把一些港汊、沼泽、河滩都变成农田和鱼塘,白鹤失去觅食环境,白天都飞到附近如西边村、下把水村、官坑村等多鱼塘及河滩的地方觅食。等到夕阳西下,5点钟左右才飞回树林栖息,而且数量和以前相比较,已经减少很多了。

霸王花种植基地

路经一片霸王花种植基地,连绵有近百亩,一行一行的霸王刺藤,开着淡黄色的花蕊,清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基地一旁,用铁皮搭起一间宽大的简易厂房,几个农民正在为采摘晒干的霸王花打包装箱。郭姓村民介绍:霸王花又名剑花,干制品常用于煲汤,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解毒消肿等功效,并有滋补养颜、降脂减肥等作用,产品供不应求。

打包装箱的霸王花成品

郭姓村民用手环绕一周说:过去,这些都是沼泽地、港汊,遍地是鱼虾、蚬螺,我儿时经常到这里捉鱼虾。那时家里煮好米饭出来,随便在哪条小溪、小塘都能抓顿鱼虾作莱。白鹤亦在此地觅食,见人来也不怕。村里祖宗留下规矩:白鹤是神灵化身,保祐村民,不得伤害。

白鹤是神灵化身

其实,先辈们早已懂得人与鸟类共存,保持生态平衡,才编造了一套神灵化身祐民的善良谎言,目的也是阻止人类捕杀鸟类,可谓用心良苦了。

走出霸王花种植基地,前面是几口大鱼塘,一座木桩搭起的短桥伸入塘中,供游人垂钓。忽听得一阵哇哇乱嚷,只见几个调皮的小孩,围着大人兴奋得手舞足蹈。原来是有人钓起一条肥胖的鳜鱼,钓出水后挣扎乱跳。鱼终于逮住放进桶内,大人喜形于色,得意地说:这口塘养了很多鳖,本来想抓鳖回去打边炉(火锅),谁知钓起条大肥鳜,哈哈……

离开垂钓乐的小孩们,趟过一条小溪,进入一丛树林。郭姓村民说:以前这里一大片树林,后来毁林造田,都砍光了,就剩这几十亩树林和竹林了。正说着,树林中忽然转出两个亮丽的妙龄少女,正抬头望向树梢寻鹤。原来也是慕名前来观鹤的游人。树梢叶丛,零星隐现一,二只觅食早归的白鹤,正在整理羽毛。我蓦然回首,一幅构图在脑许闪出:树上栖着雪般的白鹤,树下立着穿白裙的妙龄美少女,浑然一体,不正是一幅天然的仙鹤画图吗?

正谈论着,不觉夕阳西下,天边陆陆续续地飞回一只只白鹤,像一驾驾银色的飞机,降落在树稍上。郭姓村民做了个手势,请大家静声蹲下,别惊扰白鹤栖息。又过了一会,整个树林响起了白鹤的噪声,有的在树梢上扇动着翅膀翩翩起舞,似向心爱的同类展示健壮的身躯;有的从这树梢跳到那树梢,啊啊地叫着,可能在交流着一天的觅食心得;还有的在相互啄理羽毛,似情侣在恩爱抚慰。

游人闲暇也来观鹤

突然间,旁边的一位妙龄少女尖叫起来,原来是树上落下的一坨白鹤粪便,刚巧滴在她高高的胸部上,引得大家抿嘴而笑。

天色越来越暗淡了,郭姓村民带着我们离开鹤林,返村途中。我问向导:这里没有列入白鹤保护区吗?他说没有,这是纯自然的百年奇景呢。

我深有感触:是啊,难得鹤棲?村有此百年奇景,难得白鹤仍眷恋旧地,政府是否应考虑投入资金,加大保护力度,建起观鹤台,让这一奇景得以延续,造福人民呢?

鹤棲?村,一个观鹤的好地方,一个值得一游,值得留恋的地方。正感慨中,我猛然想起那二位妙龄少女,夜幕降临,安全为上,是否需我们护送回家?谁知,一辆白色CRV小车在我身旁急刹住,车窗摇开,一只玉手伸出,扬了一下,姑娘微笑着说声:有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ua.com/xzkh/8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